内容提要:【旗袍的由来和历史】热度:120
旗袍的由来和历史?
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,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。由于满族称为“旗人”,故将其称之为“旗袍”。
在清代,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。清初,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,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;清中期,满汉各有仿效;到了清代后期,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,甚至出现了“大半旗装改汉装,宫袍截作短衣裳”的情况。
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,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,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,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、窄袖,袍身比较适体。历史上,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,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。
到了20世纪20年代,受西方服饰影响,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。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,通过不断改进,才进入千家万户的。
旗袍的样式
- 开襟:有如意襟、琵琶襟、斜襟、双襟;
- 领:有高领、低领、无领;
- 袖口:有长袖、短袖、无袖;
- 开衩:有高开衩、低开衩;
- 长旗袍、短旗袍、夹旗袍、单旗袍
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,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。
旗袍款式 | 描述 |
---|---|
如意襟 | 开襟样式,襟子呈如意形状,代表吉祥、幸福,常见于旗袍款式中 |
琵琶襟 | 开襟样式,襟子呈琵琶形状,独特雅致 |
斜襟 | 开襟样式,斜着衣襟设计,时尚感十足 |
双襟 | 开襟样式,衣襟分为两个部分,增加装饰性 |
高领 | 领口较高,保暖效果良好 |
低领 | 领口较低,优雅性感 |
无领 | 无领设计,显得简约大方 |
长袖 | 袖子长度较长,适合较凉爽的天气 |
短袖 | 袖子长度较短,适合温暖的季节 |
无袖 | 没有袖子的设计,适合炎热的天气 |
高开衩 | 衣襟部分开衩高度较长,走动时更加便利 |
低开衩 | 衣襟部分开衩高度较低,显得婉约典雅 |
长旗袍 | 设计长度较长的旗袍款式 |
短旗袍 | 设计长度较短的旗袍款式 |
夹旗袍 | 设计夹克款式的旗袍 |
单旗袍 | 经典款式的旗袍设计 |
旗袍,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,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。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,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。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,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,民国20年。
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,胸、肩、腰、臀完全平直,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。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,但旗袍并不是旗装。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、体现西式审美、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。旗装是满族的民族服饰。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